白皮松
1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3米;有明显的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枝较细长,斜展,形成宽塔形至伞形树冠;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长大后树皮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露出淡黄绿色的新皮,老则树皮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脱落后近光滑,露出粉白色的内皮,白褐相间成斑鳞状;一年生枝灰绿色,无毛;冬芽红褐色,卵圆形,无树脂。针叶3针一束,粗硬,长5-10厘米,径1.5-2毫米,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或宽纺锤形,单层皮下层细胞,在背面偶尔出现1-2个断续分布的第二层细胞,树脂道6-7,边生,稀背面角处有1-2个中生;叶鞘脱落。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l厘米,多数聚生于新枝基部成穗状,长5-10厘米。球果通常单生,初直立,后下垂,成熟前淡绿色,熟时淡黄褐色,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5-7厘米,径4-6厘米,有短梗或几无梗;种鳞矩圆状宽楔形,先端厚,鳞盾近菱形,有横脊,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明显,三角状,顶端有刺,刺之尖头向下反曲,稀尖头不明显;种子灰褐色,近倒卵圆形,长约1厘米,径5-6毫米,种翅短,赤褐色,有关节易脱落,长约5毫米;子叶9-11枚,针形,长3.1-3.7厘米,宽约1毫米,初生叶窄条形,长1.8-4厘米,宽不及1毫米,上下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1月成熟。心材黄褐色,边材黄白色或黄褐色,质脆弱,纹理直,有光泽,花纹美丽,比重0.46。
2 生长习性
白皮松是喜光树种,耐瘠薄,耐寒,在较干冷的气候里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喜光、耐旱、耐干燥瘠薄、抗寒力强,是松类树种中能适应钙质黄土及轻度盐碱土壤的主要针叶树种。在深厚肥沃、向阳温暖、排水良好之地生长最为茂盛。对二氧化碳有较强的抗性。
白皮松一般生长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石灰岩形成的土壤中,但在气候冷凉的酸性石山上或黄土上也能生长。对零下30℃的干冷气候,PH值7.5-8的土壤仍能适应。能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而在排水不良或积水地方不能生长。对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污染有较强的抗性。[1]
3 地理分布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陕西秦岭、太行山南部,河南西部甘肃南部及天水麦积山、四川北部江油观雾山及湖北西部等地,秦岭、小陇山、岷山、大巴山、伏牛山及熊耳山、神农架等山地,河南交界的大松岭、甘肃小陇山、山西、四川江油观雾山等处均有野生纯林。陕西、苏州、杭州、等地均有栽培。唯有陕西人工栽培面积最大。[2]
4 繁育栽培
白皮松为常绿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绿色,老树树皮不规则脱落后露出粉白色内皮,衬以青翠的树冠,十分美观。同时,白皮松对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污染有较强的抗性,早已成为华北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近年来由于大规格白皮松苗木供不应求,培育壮苗大苗已成为工作重点。
选好圃地白皮松幼苗怕涝,育苗地要选平坦、有排灌条件的地块。重粘土地、盐碱土地、低洼积水地不宜作育苗地。
精细整地.育苗地要深翻整平耙细,施足底肥,如腐熟的圈肥、堆肥。也可将过磷酸钙与饼肥或土杂肥等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整地前每亩撒施10公斤硫酸亚铁粉末,翻入土中进行杀菌消毒。土地整好后,做成南北向畦田,畦埂高25厘米,畦宽1米,以备播种。
种子催芽处理白皮松种子要用波尔多液浸种消毒,播前用温水(50℃至60℃)浸种催芽或混沙层积催芽,咧嘴种子数达到种子总数的50%时即可播种。这样出苗壮且整齐,一般在15至20天即可出土发芽。
播种播种一般在土壤解冻后10至15天(3月下旬至4月初)为最好。播前畦面浇透水,每10平方米播种1至1.5公斤,可产苗1500株左右,采用宽幅条播或撒播。播后盖细沙土1至1.5厘米,每亩用扑草净125克加25%的可湿性除草醚250克对水25公斤,用喷雾器洒在苗床上除草。最后在畦面上搭小拱棚增温保湿,提高出苗率,出苗前不用浇水。
因老鼠爱吃松子,在搭拱棚盖薄膜前,要往畦面上撒些老鼠药。
苗期管理待幼苗出齐后,逐渐加大苗床通风时间,通过炼苗增强其抗性。白皮松喜光,但幼苗较耐荫,去掉薄膜后应随即盖上遮阴网,以防高温日灼和立枯病的危害。
久旱不雨或夏季高温要及时浇水。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净的原则,株间除草用手拔,以防伤害幼苗。撒播苗拔草后要适当覆土,以防裂缝。条播苗除草和松土结合进行,间苗和补苗同时并举。而后要及时排水。
白皮松幼苗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从5月中旬到7月底的生长旺期进行2至3次追肥,以氮肥为主,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或猪粪尿每亩3担,加水20担左右,腐熟饼肥每亩5至15公斤对成饼肥水15担左右,每亩施尿素4公斤左右。生长后期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还可用0.3%至0.5%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宜密植,如需继续培育大规格大苗,则在定植前还要经过2至3次移栽。两年生苗可在早春顶芽尚未萌动前带土移栽,株行距20至60厘米,不伤顶芽,栽后连浇两次水,6至7天后再浇水。4至5年生苗,可进行第二次带土球移栽,株行距60至120厘米。成活后要保持树根周围土壤疏松,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0至120公斤,埋土后浇透水,之后加强管理,促进生长,培育壮苗[3]。
病虫害防治,种蝇播种后要注意种蝇幼虫为害幼苗,所施基肥必须充分腐熟,捣碎。松大蚜为害苗木嫩枝和针叶,易招致黑霉病,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防治方法:可在为害初期喷50%的辛硫磷乳剂,每公斤加水2000公斤。
5 现存古树
北京戒台寺九龙松,位于戒台寺山门前,树冠高达18米,有九条银白色树干,故名九龙松,据记载是唐代武德年间种植,迄今已有1300余年。
北京北海公园白袍将军,位于团城,两棵白皮松,树冠高达30多米,据记载是金代种植,迄今已有800多年。清代乾隆帝曾册封为白袍将军。
陕西西安温国寺白虎皮松,相传植于唐代。
山东曲阜颜庙唐代白皮松,相传植于唐代,被认为是最古的白皮松。
扩展阅读:
原名:巧家五针松别名:五针白皮松,白骨松、虎皮松、三叶松、蟠龙松英文名:Pine拉丁文名:PinusbungeanaZucc.exEndl.科属:松科、松属。
白皮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2米。阳性树种,幼树耐半阴;耐寒性不如油松,但耐旱、耐湿和对土壤的适应性均较油松强。它对-30℃的干冷气候、pH值7.5至8的土壤,均能适应;能在石
白皮松常识白皮松是东亚唯一的三叶松,我国古代尚多。今湖北、甘肃、山西、河南、四川有野生片段林,在成片纯林中只有陕西西乡、蓝田有之。唯汉中市西乡白皮松面积较大,为亚洲之较。白皮松,别名白骨松、三针松
产地分布:我国特有树种。原产我国山西省吕梁山、太行山海拔1200~1850m,河南西部、陕西秦岭、甘肃南部、四川北部海拔1000m左右。既可组成纯林,也可与侧柏、槲栎、栓皮栎伴生。辽宁南部、北京、
白皮松属松科、松属。幼树树皮灰绿色,老树树皮呈淡褐灰色,成不规则鳞片状剥落,露出乳白色内皮,树干上部呈斑斓的苍白色,是优美的庭院观赏树种。为我国特产,北京以南许多城市有栽培。生物学特性喜光略耐半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别名:白皮松、蟠龙松,是中国特有植物。其树形多姿,苍翠挺拔,树皮斑烂如白龙,为古建园林和现代城市绿化的较佳树种之一,对二氧化硫和烟尘
我们将向大家介绍白皮松如何管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一、油松、白皮松、雪松、华山松的区别裸子植物·油松。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冬芽红褐色。叶二针一束,粗硬,树脂管边生。球果卵形,鳞脐凸起,有刺尖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白皮松树?,我们搜集资料编排了这篇文章,希望能有所帮助。一、施哪种肥料对白皮松树生长带来的效果好点?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又称虎皮松、三针松,为
想进一步了解白皮松的相关信息,了解它的白皮松,读一读本篇文章进行了解吧。一、在将要种植白皮松的空田里需施什么肥?选好圃地白皮松幼苗怕涝,育苗地要选平坦、有排灌条件的地块。重粘土地、盐碱土地、低洼积水
白皮松属于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针叶3针1束,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中国特产的珍贵树种。白皮松喜光,稍耐荫,是深根性树种,适应较干冷的气候,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可生长在pH值为8的
我要购买:
信息由张广松发布,主营产品是:绿化苗木;景松苗木;红枫苗木;白皮松;华山松;樱花;西府海棠;红宝石海棠;五角枫;玉兰(红,白,黄)
信息由张广松发布,主营产品是:绿化苗木;景松苗木;红枫苗木;白皮松;华山松;樱花;西府海棠;红宝石海棠;五角枫;玉兰(红,白,黄)
信息由王选利发布,主营产品是:白皮松;油松;华山松;松子
信息由王选利发布,主营产品是:白皮松;油松;华山松;松子
信息由王选利发布,主营产品是:白皮松;油松;华山松;松子
信息由王选利发布,主营产品是:白皮松;油松;华山松;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