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

别名:三百棒(湖南),丝冬(海南),老虎尾巴根(湖北)

天门冬,百合科植物。又名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查考价格。

别名武竹、天冬草、三百棒(湖南)、丝冬(海南)、老虎尾巴根(湖北)等。
天门冬(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植物有簇生纺锤形肉质的块根,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白喉,百日咳,口燥咽干,热病口渴,糖尿病,大便燥结;外用治疮疡肿毒,蛇咬伤。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山坡草丛或丘陵地带灌木丛中;
分布于老挝、朝鲜、越南、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中南、华东、山西、甘肃、陕西、西南各省等地,生长于海拔1,75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路旁、山坡、山谷、疏林下和荒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天门冬含天门冬素、B —固甾醇、甾体皂甙,粘液质、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实验证明,天门冬有升高血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舌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名医别录》载“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月华于本草》载“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能使肌肤艳丽,保持青春活力。

长花天门冬
大理天门冬
滇南天门冬
短梗天门冬
多刺天门冬
非洲天门冬(原栽培变种)
甘肃天门冬
戈壁天门冬
具刺非洲天门冬
昆明天门冬
连药沿阶草(原变种)
石刁柏
天门冬
天门冬属
文竹
门冬
西藏天门冬
西南天门冬
细枝天门冬
新疆天门冬
羊齿天门冬
折枝天门冬

为多年生长绿,半蔓生草本,茎基部木质化,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花多白色,花期6~8月,果实绿色,成熟后红色,球形种子黑色。
块根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4~10厘米,灰黄色。
茎细,长可达2米,有纵槽纹。
叶状枝2~3枚束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2.5(~3)厘米,宽1毫米左右,稍弯曲,先端锐尖。
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
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下垂;花被6,排成2轮,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6,花药呈丁字形;雌蕊1,子房3室,柱头3歧。
浆果球形,径约6毫米,熟时红色。
花期5月。
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
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生长特性:喜温暖湿润、半阴,耐干旱和瘠薄,不耐寒,冬季须保持6℃以上温度。

天门冬始载于《本经》。《别录》云:“生奉高山谷。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引《桐君药录》云:“叶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实黑,根连数十枚。”《新修本草》云:“有二种,苗有刺而涩者,无刺而滑者,俱是门冬。”《本草图经》谓:“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叶如冬茴香,极尖细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黄色者,秋结黑子在其根枝傍。入伏后无花,暗结子。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三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长,一二十枚同撮。”以上所述茎有逆刺者与本品原植物基本相符。
①《抱朴子》:“天门冬生高地,根短而味甜气香者善,其生水侧下地者,叶细似蕴而微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下。”
②《本草经集注》:“天门冬,虽暴干,犹滋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
③《本草衍义》:“天门冬、麦门冬之类,虽曰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俟软,缓缓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汤浸一、二时,柔即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乃曰药不神,其可得乎?”

天门冬(《本经》)
【异名】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天门冬【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1.《抱朴子》:天门冬生高地,根短而味甜气香者善,其生水侧下地者,叶细似蕴而微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下。
2.《本草经集注》:天门冬,虽暴干,犹滋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
3.《本草衍义》:天门冬、麦门冬之类,虽曰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俟软,缓缓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汤浸一、二时,柔即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乃曰药不神,其可得乎?
4 《道书八帝经》∶欲不畏寒,取天门冬、茯苓为末服之。每日顿服,大寒时
汗出,单衣。《抱朴子》云∶杜紫微服天门冬,御八十外家,有子一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列仙子》云∶赤松子食天门冬,齿落更生,细发复出。《神仙传》∶甘始者,太原人。服
天门冬,在人间三百年。《修真秘旨》∶神仙服天门冬,一百日后怡泰和颜,羸劣者强。三
百日,身轻。三年,身走如飞。[1]

此药味甘、苦,大寒。归肺、肾经。体实质润,降而微升。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津少口渴、肺燥干咳、痰稠难咯等病症。

2.润肺滋肾。治疗肺肾阴虚、虚劳潮热。

天冬味甘,大寒,主入肺肾,上清肺热而润燥,下滋肾阴而降火。对于肺肾阴虚火旺所致诸证,本品颇为适宜。

① 沧疗乳房肿瘤对一般良性乳房肿瘤,尤其是乳房小叶增生,不论肿块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数可获治愈。
52例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后30例临床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
对乳腺癌也有一定的近期效果,表现为用药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但远期疗效尚不显著,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即呈相持状态,不再有明显进展(纤维瘤亦如此),个别病例虽加大剂量,亦未见明显改善。对开始溃烂出血的乳房肿瘤和广泛转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
用法:每日取鲜天门冬2两,剥去外皮,隔水蒸熟,3次分服。亦可制成片剂内服、或注射剂供肌肉或静脉注射。
② 用于扩张宫颈于人工流产前12小时,将天门冬插入子宫颈管,能使宫颈自然扩张与软化。
据84例观察,效果良好者达94%,未发现1例感染。
先兆流产病例应用后,可自行发动宫缩,排出宫腔内容物;对人工流产病例则无此现象。
用法:选择大小及弯度适当(长5~7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光滑完整的天门冬1条,末端系一纱线,浸泡于95%酒精中,4小时后即可应用。
操作时按常规消毒,扩张阴道,暴露宫颈外口,以长镊子夹住天门冬的系线端,另一端对准宫颈口徐徐插入,达子宫颈管内口。阴道内填塞纱布1块,以防天门冬脱落。约12小时即可行刮宫术。

1.《本草衍义》:天门冬,治肺热之功为多,其味苦,但专泄而不专收,寒多人禁服。
2.《本草蒙筌》:天、麦门冬,并入手太阴经,而能祛烦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实亦有偏胜也。麦门冬兼行手少阴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于贼邪,故止咳立效;天门冬复走足少阴肾,屡屡滋肾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气,故消痰殊功。盖痰系津液凝成,肾司津液者也,燥盛则凝,润多则化,天门冬润剂,且复走肾经,津液纵凝,亦能化解。麦门冬虽药剂滋润则一,奈经络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胜于麦门冬,下而消痰必让于天门冬尔。先哲亦曰,痰之标在脾,痰之本在肾。又曰,半夏惟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以是观之,则天门冬惟能治痰之本,不能治痰之标,非但与麦门冬殊,亦与半夏异也。
3.《本草汇言》:天门冬,润燥滋阴,降火清肺之药也。统理肺肾火燥为病,如肺热叶焦,发为痿痈,吐血咳嗽,烦渴传为肾消,骨蒸热劳诸证,在所必需者也。前人有谓除偏痹、强骨髓者,因肺热成痿,肾热髓枯,筋槁不荣而成偏痹者也。天门冬阴润寒补,使燥者润,热者清,则骨髓坚强,偏痹可利矣。然必以元虚热胜者宜之。
4.《长沙药解》:天冬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伤寒》麻黄升麻汤用之,治厥阴伤寒,大下之后,咽喉不利,吐脓血、泄泻不止者,以其清火逆而利咽喉,疗肺痈而排脓血也。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阳明伤寒之家,燥土贼水,肠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营热内郁,脏腑燔蒸;凡此闭涩不开,必用承气,方其燥结未甚,以之清金泄热,滋水滑肠,本元莫损,胜服大黄。又或疮疡热盛,大便秘塞,重剂酒煎,热饮亦良。其性寒滑湿濡,最败脾胃而泄大肠,阳亏阴旺,土湿便滑者宜切忌之。其有水亏宜饵者,亦必制以渗利之味,防其助湿。
5.《本草正义》:天门冬肥厚多脂,《本经》虽曰苦平,其实甚甘,气薄味厚,纯以柔润养液为功,《本经》主暴风,盖指液枯内动之风而言,滋润益阴,则风阳自息,此即治风先治血之义。痹亦血不养筋之病,正与风燥相因而至,故治风者亦能治痹,非以祛外来之风痹。惟湿为阴寒之邪,痹病固亦有因于湿者,然必无甘寒阴药,可治湿痹之理,盖传写者误衍之,天冬柔润,岂可以疗阴霾之湿邪痹著?《本经》又曰强骨髓,则固益液滋阴之正旨,三虫伏尸,即血枯液燥之劳瘵,甘寒清润,原以滋燥泽枯,是以治之。《别录》谓保定肺气,则以肺热叶焦、燥金受灼而言,甘寒润燥,本是补肺正将。去寒热,亦阴液耗之乍寒乍热,非外感邪甚之寒热可知。养肌肤,益气力,皆阴液充足之义。利小便者,肺金肃降,而水道之上源自清,亦津液霶霈,而膀胱之气化自旺,固非为湿热互阻之水道不利言也。而结之以冷而能补一句,则可知天冬偏于寒冷,惟燥火炽盛,灼烁阴液者宜之,而阳气式微者,即有不胜其任之意。此《别录》所以有大寒二字,而六朝以来诸家《本草》,固无一非以治燥火之症也。甄权谓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则以肺金枯燥,气促不舒而言,故宜此甘寒柔润以滋养之,则气逆可平,喘息可定,即《名医别录》保定肺气之意。张洁古亦谓治血热侵肺,上气喘促,皆为虚症一边着想,而浊痰窒塞之喘促咳逆,必非其治。甄权又谓治肺痿、生痈、吐脓,除热,则痿即肺热叶焦,甘寒润之宜也,而痈则痰火俱盛,咯吐脓血,只可苦寒清泄,断不宜此柔润多脂之药,一虚一实,大有径庭,连类及之,不无误会,而洁古因此遂有苦以泄滞血一语,实与此药性情不符,不可不辨。唯在肺痈欲愈,脓痰已减之时,浊垢既去,正气已伤,余焰尚盛,则天冬大寒,能泄余热,味清而不甚腻厚,庶几近之。此病情有始传末传之分,邪势有轻重缓急之辨,必不可浑而言之,漫无区别。王海藏谓治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是即肺热成萎,阴虚多火之侯,孙真人亦谓阳事不起,宜常服之,正以阴精消烁,废而不用,故宜益阴以滋其燥。
6.《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7.《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8.《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
9.《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赢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
10.《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
11.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蹶嗜卧,足下热痛。
12.《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
13.《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14.《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天门冬知识介绍】: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浙江、云南等地,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亦产。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用时切片。
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 0.5~2cm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天门冬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天门冬、炒天门冬、炙天门冬、朱天门冬,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炒天门冬、炙天门冬、朱天门冬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防蛀。
【天门冬适合人群】:
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
【天门冬食疗作用】:
此药味甘、苦,大寒。归肺、肾经。体实质润,降而微升。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津少口渴、肺燥干咳、痰稠难咯等病症。
2.润肺滋肾。治疗肺肾阴虚、虚劳潮热。
天冬味甘,大寒,主入肺肾,上清肺热而润燥,下滋肾阴而降火。对于肺肾阴虚火旺所致诸证,本品颇为适宜。
【天门冬做法指导】:
凡感受温燥,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干咳少痰者,可配又杏、沙参、杏仁行装,以清肺润燥、疏风解表;凡热病后期伤阴,症见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动细者,可单用,或配麦冬等润燥清热生津之品;凡属气阴两伤,兼见气短神疲者,又能当配人参、干地黄等。

天门冬麦冬雪梨汤

材料:天门冬、麦冬各10克,雪梨1个。

天冬麦冬雪梨汤调料:冰糖末适量。

做法:

1)雪梨洗净、去核、切片。

2)将天冬、麦冬、冰糖[7]末同放瓦罐内,加水适量。

3)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煲1小时即可。

天冬与麦冬均为甘寒滋阴之品,雪梨富含膳食纤维、果胶,三者搭配,有滋阴润肺、润肤瘦身之功效。

扩展阅读:

1.

夏天冬天茉莉花叶片发生枯黄或脱落怎么办

夏天叶片发生枯黄,是肥水管理不当所致。盆土过干,叶片会枯死,但盆土经常过湿,也会使叶片枯黄。另外,长期置于荫蔽处后即刻移到向阳处曝晒,叶子也会发生黄叶现象。因此,夏天应经常松土,使盆内不积水分,一般

我要购买:

1.

我要发芽花卉种子文竹云片松刺天冬云竹观赏小盆栽8粒/包

信息由深圳市飞度时代网络有限公司发布,主营产品是:花卉种子;蔬菜种子;水果种子;果树种子

2.

【金福玉F1娃娃菜种子】韩国进口高端品种春秋露天冬保护地10g

信息由寿光欣欣然园艺有限公司发布,主营产品是:蔬菜种子;大棚材料;农药化肥

3.

观赏草天冬草\天门冬观赏草(玉带草\细叶芒\丹麦草\苔草观赏草)

信息由北京瑞祥顺通花卉种植园发布,主营产品是:品种玉簪;月季;观赏草;品种萱草;景天;鸢尾;丹麦草;时令花卉;蛇莓;花灌木;绿篱;槭树;海棠树;白蜡;矮樱

4.

供应天冬苗 天冬种苗 天门冬苗

信息由农威贸易公司发布,主营产品是:天冬苗

5.

大量供应广西玉林樟木镇天冬 生天冬 生天冬仔 不去皮天冬

信息由陈阶(个体经营)发布,主营产品是:天冬,天冬苗,山药,黑皮甘蔗,黑皮甘蔗种苗,龙眼,荔枝,黑皮冬瓜

6.

供应聚天冬氨酸

信息由华清恒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主营产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