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协助福建省漳州市大菩提树的栽培

-
¥150000.00
-
供货总量:供货量充足
发货地点:福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6日
有效期至:2025年04月16日
最低起订量:1棵
供货总量:充足
- 本产品由厦门古雷港进出口有限公司提供,请致电了解详情。
该信息已被查询4282次
厦门古雷港进出口有限公司
供货总量:供货量充足
发货地点:福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6日
有效期至:2025年04月16日
最低起订量:1棵
供货总量:充足
该信息已被查询4282次
福建海西园林工程绿化、苗木培植、苗木批发及配送中心,主营绿化苗木有小叶榕、香樟树、重阳木(秋枫)、蓝花楹、南洋楹凤凰木和朴树等,规格齐全;盆景有:榕树树桩盆景、榆树盆景、桂花盆景、松树盆景等等;棕榈科植物类蒲葵、老人葵、铁树、中东海枣等。 古雷港为福建省专业的国际贸易、进出口代理、国际物流、码头物流、货物存储及配送单位。提供报关报检和国际及国内海运、空运、铁路运输、海铁联运和陆陆运输等相关一条龙服务。 同时福建海西园林工程又陆续在福建漳州开设二百多亩的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有常绿乔木类、落叶乔木类、棕榈科植物类、观赏竹子类、南北方乔灌木类、荫生观叶植物、各种树木盆景类和各种绿化苗木和盆景的出口。菩提树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菩提树也是台湾花莲的县树。 菩提树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菩提树也是台湾花莲的县树。 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中文学名:菩提树拉丁学名:Botree;Pipaltree;Bo-treefig别称:神圣的无花果二名法:Ficusreligios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桑科属:榕属种:菩提树分布区域:东南亚潮湿的热带到亚热带海拨低限::400m海拨高限:: 630生态特征菩提树属桑科榕属常绿乔木,大乔木。高10-20米,全株平滑,树冠巨大,直径2-3米。树皮黄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单叶互生,心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具叶柄,全缘波状,革质,卵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表面光滑,先端长尾状锐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侧脉8~10对。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无总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3-4,花柱近顶生。瘿花多数,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线形。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果实:隐花果腋出双生,扁球形,表面散生多数紫色斑点,基部具有革质之苞片3片。叶互生,滴水的叶尖乃该品种特征,是适应热带雨林而成,此树的根压大得惊人,在早上可以见到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地理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沿海岛屿)、广西、云南等地,多属栽培,但喜马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栽培方式 春季为扦插适期,选取去年生粗壮枝条扦插,扦插前插穗基部先浸水10分钟或利用发根剂处理,促进发根,整枝修剪可于冬季进行,维持树形美观。养殖方法:菩提树的养护方法于一般花木的养护方法基本相同,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土壤肥沃,透气良好,阳光充足。浇水要求见干见湿,一次性浇透。夏季两、三天干透再浇水;冬季可一周浇一次,盆栽两年换盆一次。土质可用原田土与腐叶土,松针土都可以。喜温暖多湿、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低于5℃时,无冻害现象,较耐寒。常用扦插繁殖。扦插以4-6月为宜,选取顶端嫩枝,长20厘米,留2-3片叶,下部叶片剪除,剪口要平,剪口常分泌白色乳汁,用温水洗去,稍晾干后扦插,插后30天能生根。栽培::盆栽幼苗放半阴处,株高30厘米时,可放室外栽培。幼苗每年春季换盆,补充新鲜肥沃土壤,改换大盆。成年植株每2-3年换盆1次。生长期每2周施肥1次。盛夏除正常浇水外,需多喷水,秋、冬季逐渐减少浇水。冬季室内栽培要求阳光充足和通风。病虫害::常发生黑霉病和叶斑病,发病初期,每半月用200倍波尔多液喷施1次。常有介壳虫侵害叶片,可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主要虫害是蚧壳虫中糠蚧和吹棉蚧。这两种蚧壳虫都是属刺吸式害虫,其体外有一层蜡膜,故一般的杀虫剂效果均不佳。用吡虫啉或吡虫啉的改良剂,如万里红,顶红等,其效果较好。发现虫害,可用万里红稀释3000倍喷雾灭杀。应用:菩提树树姿美观,叶片绮丽,是一种生长慢、寿命长的常绿风景树。幼苗期盆栽很有观赏价值,常用来点缀会客厅、书房。宗教内涵菩提树释义“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据《大唐西域记》佛陀成道后,在菩提树下踱步七日,异花随迹,放异光明。为报树恩,目不暂舍,故此瞻望。这时有五百青雀飞来,绕菩萨三匝而去,十分殊胜,人天欢喜。为此,信众们常常带着鲜花等物品来供养佛陀。佛陀常常外出说法,信众有时遇不上世尊,他们很扫兴。后来阿难陀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对阿难说:“世间有三种器物应受礼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树。礼拜菩提树吧,这和礼拜如来功德一样大,因为它帮助我圆正佛果。”留学佛子释本性说:“佛门中,菩提树是圣树。因为,佛陀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见菩提树如见佛。因此,礼拜菩提树蔚然成风,流传至今”。菩提本无树神秀(606?-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唐高祖武德年间在洛阳受戒。五十岁时嗣禅宗五祖弘忍,历六年,升为上座僧。弘忍卒后,移住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开禅宗北宗一派。卒谥大通禅师。唐朝初年,他与师兄慧能对话,写下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说:身是觉悟的根本(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以前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后世便将此树称为菩提树),心像明镜一样,能照万物。物象来时,镜不增加,物象去时,镜不减少。这里的“身”和“心”,实是互文,意思相同,只是为了符合诗歌的句法而作的安排。慧能(后来称禅宗六祖)对写了这么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流传甚广,所以后世许多人都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菩提树,其实是人们误解了他的本意,菩提树不仅存在,而且又名思维树,是一种桑科榕属常绿大乔木。慧能所写的“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大概是从佛家理论“四大皆空”里作了引伸而来的吧!成道的故事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于本然之中观察诸法缘起性空而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菩提树引进菩提树与我国四川盆地的黄桷树属于同一树种,在佛教里,黄桷树也被称为菩提树,而像印度那样的常绿的菩提树,我国是没有的。据考证,菩提树较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被引进的。据史籍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僧人智药三藏大师从西竺国(印度)带回菩提树,并亲手种植于广州王园寺(后来该寺改名为光孝寺)。从那以后,我国才开始有了菩提树,并在南方各省区寺庙中广为传播。今天,广州海幛寺仍然还有3株300多年树龄的古菩提树。风雨话菩提岁月如水,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2003年带团到此考察过,我国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览馆内至今陈列着四片菩提树叶,据说就是从这棵树上采摘下来的,所以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加珍惜。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赠送给我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周总理将这棵代表友谊的菩提树苗转交给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养护,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状,枝叶茂盛。每当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就会被请出来,接受高僧们的顶礼朝拜。“文革”动乱期间,植物园被冠以“封资修”、“花花草草”等罪名,建制撤销,人员流散,这棵菩提树也被迫离开植物园,流离失所。值得庆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并用心管理,使之大难不死。十年浩劫之后,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四处寻找这棵菩提树,先后访问了几十个园林单位,几经周折,才较终把它找回来。目前,经过植物园职工的精心养护,这棵菩提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似乎象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放光芒,中印两国人民友谊永存。傣族菩提树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的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树。如果谁家人口不安宁,猪瘟鸡死,五谷欠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庙附近栽种一些菩提树,乞求佛祖的保佑。每到佛节,信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傣家人什么树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树却是千万千万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树的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砍伐菩提树就是对佛的不敬,就是罪过。解放以前,傣族封建领主制定的法律里就有这么一条:“砍伐菩提树,子女罚作寺奴”。在傣家人的文学艺术里,菩提树则是神圣、吉祥和高尚的象征。在举行婚礼时,歌手总会唱道:“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在情歌里,少女们则会对心爱的男友唱道:“你是高大的菩提树”或“你象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等。此外,在傣家人的谚语里,还有“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这样的词句。在西双版纳,菩提树随处可见,但其中有两株却特别值得一提。一株在景洪市勐龙镇曼达赫村,胸径近2米。人们通常所见的菩提树都是青枝绿叶,而这株菩提树则在生长青枝绿叶的同时,还会长出一种白色枝条,白如霜雪,毫无青绿之色,且每年都长,每次仅长出一至二枝,决不超额。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出游传教时,曾在这株菩提树下小憩,于是,此树感佛祖厚爱之恩,特长出白色枝条作为回报。当地傣族群众视此树为“神树”,在其四周砌起砖墙进行保护。每年此树长出白色枝条时,膜拜者、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另一株在景洪市郊曼厅公园的旁边,树干十分粗大,要5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合围,据说其树龄已有800多年,但长势依然旺盛,枝叶成荫。据说,此树与泰国的一株同龄菩提树是“兄弟树”,系当时中泰两国两位身居王位的挚友互植。这两位挚友原来都是有志的平民,经过艰苦努力,奋发拼搏,分别在泰国和西双版纳获得王位,那位泰王前来西双版纳亲手种下这株菩提树,西双版纳王也远赴泰国种下一株菩提树。他们共同的愿望是让两株菩提树同生共长,中泰两国人民永远和平共处,友谊长存。至今,西双版纳的傣族群众仍然十分爱护这株菩提树。印度菩提树到印度后就听人说起了菩提树,印度人对菩提树总怀着一种敬意。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在印度这个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高等植物就有17500种,能够戴上印度国树的桂冠,必然要有出类拔萃的超群之处。经过了解,我得知菩提树还确实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和背景。 人文背景无可比拟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传说在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当初还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的年青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为了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去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有一次他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终于获得大彻大悟,修炼成佛陀。“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成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菩提树在我国也有深远的影响。唐朝初年,僧人神秀与其师兄慧能对话,写下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看后回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对师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论道的对话流传甚广,也使菩提树名声大振。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赠送给我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周总理将这棵代表友谊的菩提树苗转交给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养护。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壮,枝叶茂盛。每当有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都会受到高僧们的顶礼朝拜。这棵菩提树也成为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神秘色彩深入人心按照印度教的说法,菩提树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一种化身。因此,它具有特别重要的宗教色彩。印度教还认为菩提树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毗湿奴和妻子拉克希米女神在每月初一的那个黑夜就居住在菩提树上。毗湿奴住在树根,拉克希米住在树干,纳拉扬住在树枝,哈里王住在树叶,而所有的神都住在菩提树的果实里。印度教徒相信菩提树凝聚着各种美德,它有能力使人实现愿望和解脱罪责。许多印度教妇女认为,经常向菩提树祈祷,定期给菩提树浇水,并且围绕着菩提树行走可以得到保佑生出好孩子,尤其是儿子。这是因为这样做会使居住在树上的神灵们高兴,便恩赐这些愿望得到结果。为了实现愿望,还有一种习惯就是围着树干绕线绳,当看到菩提树干上缠绕着一圈圈的线绳时,就知道这是信徒们祈祷的结果。据说在星期六给树根浇上一点点油,然后在旁边点上一盏油灯,有利于摆脱各种困境。缠绕线绳祈祷在宗教仪式上会使用菩提树的树皮。菩提树的叶子是吉利的,在一些特殊场合做装饰用。菩提树很坚韧,不受病虫害的影响,还能**,因此被认为是很神圣的。有一种挺神奇的现象是,夏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凉爽,而冬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温暖。修行的人要保证在寺庙的范围内至少有一棵菩提树。他们认为,在日出之前,贫困的阴影笼罩着菩提树,但在日出之后,就由拉克希米女神接管了。因此,在日出前是禁止对菩提树祈祷的。在他们的眼里,砍伐或毁坏菩提树就等同于谋杀了一个婆罗门。自身优点脱颖而出从植物学上讲,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5米,直径可达2米。树干凹凸不平,枝繁叶茂,冠幅广展。菩提树的生命力很强,我看到它从别的树干窝窝里长出来,从砖石缝隙里长出来,同样生气勃勃,翠绿挺拔。菩提树叶片呈心型,前端骤然变得细长似尾,被称作“滴水叶尖”,十分俊俏,如做成标本,那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有人在上面画上佛像,成为佛教徒珍爱的信物。菩提树不仅身世丰富,而且实际用途也很广泛,其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其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菩提子不仅可以作为药材入药,而是较早用作佛珠的材料。我在佛祖故地巴特那遇到一位卖菩提子佛珠的商人,他告诉我说菩提子是有分类的,根据其身上的斑纹,分成一眼到五眼几种,五眼的较珍贵。他从一个小匣子里取出一串菩提子佛珠对我说,这串佛珠上的每个菩提子都是五眼,因此这串佛珠的价格是120美元。医药用途菩提树不仅身世丰富,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菩提树以根、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性味归经】根:微辛,凉。叶:涩,平。【功效主治】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用法用量】5~8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品种:香樟|株高:8(m)|胸径:15-25(cm)|冠幅:150(cm)|主干高
2019-03-14福建海西园林工程绿化、苗木培植、苗木批发及配送中心,主营绿化
2019-03-11福建海西园林工程绿化、苗木培植、苗木批发及配送中
2019-03-11福建海西园林工程绿化、苗木培植、苗木批发及
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