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本植物
2017/1/5 标签: 茯苓 美白祛斑
在古老的中医记载中,茯苓是一个拥有神奇效果的药材,是一种滋补养生、美容护肤的圣品。茯苓的美容功效在很多历史中都有记载,流传至今依旧受到女性的欢迎。《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到了魏晋,服食茯苓求长生成了社会风尚,当时的道教医家陶弘景辞官归隐后,梁武帝每天赐他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供他服食。可见当时已把茯苓看作了多么珍贵的延年益寿的神品。到了唐宋时代,这股风气愈演愈烈,宋代的大文豪...
2017/1/5 标签: 茯苓的功效与用法用量
茯苓,是一味著名的传统习用药材,本经列为上品,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在松树的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其中以云南产者质量最好,习称“云苓”,为道地药材。药性: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处方用名:云苓,白茯苓、赤茯苓、茯灵。炮制:本品多于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后堆置“发汗”,摊开晾干,再“发汗”反复数次而成。功效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要用于小...
2017/1/5 标签: 茯苓皮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皮是一味中药材,它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干燥外皮,一般药用都需要晒干削皮,作为药用。茯苓皮有需要的功效作用,可治疗很多疾病。那茯苓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往下看看吧。 茯苓皮的功效与作用一:健脾补气茯苓皮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茯苓皮的功效...
2017/1/5 标签: 茯苓 茯苓皮 功效
  茯苓与茯苓皮均来源于多孔菌科植物茯苓,其干燥菌核为茯苓,其外皮为茯苓皮。茯苓茯苓又称云苓、茯灵,晋朝葛洪在他的《神仙传》中就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因其功效广泛,不分四季,能与各种药物配伍,故又称为“四时神药”。其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淋浊、惊悸、健忘等症。用于小便不利、水湿停滞,不论寒热,均可配...
 茯苓甘草汤:处方:茯苓2两,桂枝2两(去皮),甘草1两(炙),生姜3两(切)。功能主治: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疝作奔豚。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的有效方剂,凡是水饮停胃的各种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
2017/1/5 标签: 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组成】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切【功用】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主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欲作奔豚。【茯苓甘草汤方解】此厥明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
2017/1/5 标签: 茯苓有什么药用价值
第一次知道茯苓,源于老北京的风味小吃茯苓饼,一种看上去薄如蝉翼、吃起来柔腻绝伦的传统宫廷点心。据说,又一次慈禧太后病重,没有食欲,太医们既要治病,又要改善太后的胃口,真是忙得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啊!这个时候有人提议可以把茯苓为主的中草药跟其它制作饼的食材做成饼一起食用,这样既能治病,又能促进食欲。果然,太后十分喜欢吃,并且病也逐渐好起来了。后来,茯苓饼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下来。提到慈禧太后,大家对她治理...
2017/1/5 标签: 祛斑美白的茯苓粉
一、祛斑祛痕面膜材料:白芷粉5克、白茯苓粉5克、银耳粉10克。做法:将白芷粉、白茯苓粉和银耳粉均匀混合,加入适量纯水调成糊状即成。晚上睡觉前将面膜均匀敷于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功效:本方有营养皮肤、淡化色素斑点的功效。银耳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锌、胶元蛋白等成分,有营养皮肤的作用。白芷活血祛风,茯苓可淡化一切黑斑和疤痕。二、美白面膜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薏仁粉2茶匙、蜂蜜或牛奶适量。做...
2017/1/5 标签: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
2017/1/5 标签: 茯苓的功效 中医配方
黔草本健康ID:Qiancaoben《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主治: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功效一: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