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苗木,上农苗网就够了

青州市绿圣兰业花卉有限公司

主营:蝴蝶兰,大花蕙兰,桂花,兰花,花卉,国兰,盆景,蝴蝶兰小苗,蝴蝶兰中苗,蝴蝶兰种苗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供应产品分类
企业新闻
  • 家居园艺小知识发布时间:2010-03-19

    室内植物装饰 厥类植物的羽状带给人亲切感 , 鹅绒质地则使人感到温柔 , 青竹造型体现坚韧不拔的性格。兰花有居静芬香、风雅脱俗的性格。采用吊兰与蔓垂性植物,可以使过高的房间显得低些;利用形态整齐、笔直的植物,可以使较低的房间显得高些。而叶小、枝条呈拱形伸展的植物,可以使窄小的房间显得比实际宽敞些。   聚财生旺的植物 聚财、招财、引财植物均高大而粗壮,叶片愈厚大愈青绿则愈佳。如:发财树、金钱树、招财盆架子、巴西铁树、橡胶树、摇钱树、万年青、龙血树、金钱榕等。 避凶化煞的植物  房屋外四周环境不佳,如附近有尖角冲射、街道直冲、高架桥、面对庙寺、医院及坟场等,要采用可避凶化煞的植物,令煞气退避三舍,保护家居,收到生旺引财之效。宜选择仙人掌、龙骨、玉麒麟、玫瑰、杜鹃、苏铁等。 不宜摆放在室内的植物 松柏类植物:它放出的松香油气味影响人的食欲。 郁金香:花朵含有毒碱。 夜来香:大量排放废气,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感到郁闷。 含羞草:有含羞草碱,接触过多,会使人毛发脱落。 洋绣球:会使有些人产生过敏。 有毒的植物花卉 花卉有毒,是自身保护不受病虫危害,对人体却有害处,要特别注意不误食、不误用。 一品红:全身有毒,其白色乳汁能刺激皮肤红肿。误食茎叶,可引起死亡。 水仙花:美丽雅洁,但其头(麟茎)内含拉可丁。如误食会引起肠炎,腹泻、呕吐。 万年青:汁液有毒 , 一旦触及皮肤 , 奇痒难受。 夹竹桃:枝、叶、皮中有夹竹桃甙,其汁液剧毒,误食几克,就会引起中毒。 净化空气的花卉苗木 吊兰: 吸收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超过容器过滤器,一盆吊兰 24 小时内可将室内的一氧化碳,过氧化氮及其它挥发性有害气体吸收干净。 米兰: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氯气。 仙人掌: 其特点是白天关闭气孔,防止水分蒸发。夜间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果在室内摆放两三盆仙人掌,可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有利于睡眠和健康。 月季、紫藤: 对氯气的吸收、净化能力极强。 水仙花: 有吸收汞的能力。 万寿菊、矮牵牛: 能吸收大气中的氟化物等。 [详情]

  • 杜鹃盆景的冬管措施发布时间:2011-08-24

    杜鹃盆景以其姿、形、色俱佳而为人们所垂青。冬季的养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调控温度:不同种类的杜鹃对温度的要求亦各异,因而须区别对待。春鹃、夏鹃及毛鹃较耐寒,只要室温不低于0℃,基本不会受冻害;而西鹃宜保证室温在2℃以上方能安全越冬,若室温达不到,则需加温,如采取灯光、炉火等防寒措施,否则植株出现叶片冻焦,以至冻死。杜鹃盆景越冬的较佳温度在8~10℃。  二、掌握湿度:杜鹃盆景冬季处于半休眠状态,水分的吸收及叶面的蒸发量相应减弱,因此浇水过勤、盆土太湿易导致烂根。所以,应每隔5~7天,于中午用存放在室内的水(雪、雨水较好)浇透,并且平时宜将盆景置于阳光充足处。  三、适度施肥:杜鹃在冬季虽不需要施肥,但是自1月期间的一次基肥却不可少。基肥用枯饼或豆饼末混合少量骨粉,干施于离桩根稍远处。通常运用穴施法,其施肥量视树桩大小而定,施后覆土平穴。此次基肥能使树体逐步吸收,利于第二年枝壮叶茂,花朵艳丽。  四、造形修剪:杜鹃盆景造形应根据原有树形态势用金属丝或棕丝作适度绑扎。不可过度蟠扎,一则防落蕾(春鹃),二则避免折裂而枯枝及破坏树势的整体平衡。冬季修剪主要是删疏或短截过密枝、徒长枝、病弱枝等无助于造型的枝条。此外,春鹃在冬季已形成花蕾,适当疏去过多过密及瘦小软弱的花蕾,促使植株养分集中,也能延长花期。(潘继兰) (记者 佚名) [详情]

  • 家庭养兰要注意浇水发布时间:2011-05-27

    兰花种植历史在我国已经是很早的事情了,也是我国的公认十大名花之一。兰花那香气能给你那居室增添不少的温馨感。初学养兰者,大多还没有了解兰花的生态习性和生理需求,便简单地把“兰花喜湿润”理解为勤浇水和多浇水,结果溺死于浇水不当者,十有六七。其实,兰花浇水是有学问的。      浇水时间    一新上盆的兰花要浇水吗?如果在种植前把培养土喷成微湿的,种好后,别马上浇水。过三天后再浇,以便根系创口结痂,以免溃烂。但可在叶面、叶背喷雾,以防脱水。    二浇水的间隔时间如何把握?要根据花盆的透水力、陈列兰盆处的通风力和光照强弱,兰叶的叶形,植株长势强弱来定。总而言之,每当盆面有干白微裂时浇水较宜。    三哪个时间浇水较佳呢?当气温、土温、水温相对一致时的傍晚和凌晨浇水较好。冬天,应在上午十时许为宜。总之,温度愈高,应愈晚或愈早浇;温度愈低,则应于午前浇。    浇水的量    除休眠期和气温尚未回升的春季外,都以浇至盆底孔渗出水为止。浇太少了,处于盆上部的根有水给养,处于盆下部的根未得到水,必然发挥其固有的趋水性的本能,向上找水,导致兰根拱出盆面,既影响雅观,又影响根系下伸发达。    浇水方法    一浇水要避免浇到新株的叶心上,因为新芽株的叶裤尚未腐烂掉,仍然紧裹叶茎,水浇上去,在风力弱无光照的情况下,水分淤积在叶心里,容易渍伤新芽株。所以,较好选用有喷枪的喷雾器,把喷枪伸进兰丛,向假鳞茎基部喷水。也可用长嘴细喷头的水壶,伸进兰丛浇水。   二叶面喷水时,水雾要细,只向叶背喷,叶面自然也有水,喷水不宜多,以叶面不滴水为度。   三冬季容易结冰,冻坏兰苗。应注意天气预报,寒流将来时,勿浇透水,兰土实在太干时,仅向株基略洒些保命水,同时结合叶背、叶面喷水雾,以防兰株脱水就行,也要防兰土太湿而结冰。   四应选用流动的无污染的淡水为佳,但需用桶盛放三天后,让消毒剂的成分挥发掉再用。 [详情]

  • 结缕草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布时间:2010-05-27

    来源:中国花卉报 宋桂龙  结缕草耐干旱、耐盐碱、耐土壤贫瘠,栽培地域广,北起辽宁、南到海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同时,结缕草由于叶片坚韧有力,弹性好,极耐践踏、耐磨损、耐低修剪,形成的草坪外观致密明亮,均一性好,是我国运动场草坪及高尔夫球场常用草种之一。  结缕草优点虽多,也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但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缕草的使用效果和应用推广。笔者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对结缕草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绿期短  结缕草绿期较短,在华北地区,一般在170-185天。作为营业性运动场及高尔夫球场,及时准确做好结缕草生长期管理的养护作业以适当延长结缕草绿期非常关键。常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早春火烧法 早春在结缕草萌发前,将草坪枯草层烧掉,加速地面温度以促使草坪提前返青,采用此项技术的关键是火烧时间要适当。火烧法一般可延长绿期达10天左右。  2.早春修剪法 早春当结缕草萌发前,并且预测未来不会有寒潮入侵时,可通过1-2次低修剪,除去上层的枯草层,为下面的生长点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此项措施一般可延长绿期达15-20天。  3.适时追肥法 在结缕草休眠和返青之前可适时给草坪施肥,对于结缕草草坪延长冬季绿期和提前返青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方地区,秋季施肥一般可选择在9月上中旬,早春施肥可选择在4月中下旬,此项措施可延长草坪绿期达10-15天。  4.交播 冷季型草坪草在我国过渡带地区,冬季交播冷季型草坪也是延长结缕草草坪绿期常用的措施之一。  5.覆膜法 对于小面积的结缕草草坪,在秋末冬初时,可采用覆膜的方法保温,以适当延长草坪绿期。  休眠初期的结缕草草坪可以适当使用。结缕草休眠初期,叶片一般为黄绿色或紫红色,与绿色的冷季型草坪相比,可形成别样风景。同时,在休眠初期草坪弹性依然保持良好,使球手在打球时有舒畅而温暧的感觉,同样能满足高尔夫球场的运动功能。  二、种子发芽难  结缕草种子属综合休眠型,不仅种子外的颖结构对水分和养分有阻碍作用,而且颖及种子内部含有的脱落酸(ABA)对种子发芽也有抑制作用。此外结缕草喜光,光照强弱有时也会成为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因此,结缕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很低。  目前,关于提高结缕草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很多,技术也相对成熟,如机械除颖、NaOH处理、赤霉素浸种等。  目前市场销售的结缕草种子大多已经过处理,发芽率可保证在70%-80%以上。此外,结缕草种子在播种前,将其浸泡24小时后晾干再播,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及缩短发芽时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为防止床面水分蒸发和保温,可在播种后覆盖地膜或草帘等覆盖物。一般在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率达70%以上,即可揭去覆盖物,避免杂草生长过旺。揭帘时间必须选择在阴天或傍晚,切忌在太阳下和白天揭帘,以免高温烧苗。  三、苗期生长慢  影响结缕草成坪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苗期生长缓慢,除了把好种子关外,播种时间也尤为关键。研究发现,结缕草种子完成出苗过程的平均起点温度为18.5℃,在北方地区一般要到5月中旬。如果早于5月份,平均气温低于结缕草完成出苗的起点温度,则种子建坪会存在较大的风险,苗期时间会延长。当平均气温达到25℃时,结缕草完成出苗时间为15天,而当平均气温达到28℃,结缕草完成出苗时间则可缩短为7-8天。对于北方地区,平均气温达到25℃-28℃,一般为盛夏的7月份和8月份。但是,播种期除了考虑积温因素外,极端温度的出现及暴雨的因素也要考虑,因此,建议北方地区结缕草的播种时间选择在5月中下旬较为适宜。  [详情]

1/1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0571-87153887 邮箱:kf@nongmiao.com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农苗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82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