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下载,即扫即用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工程资料>
树木修剪与整形

树木修剪与整形

转载 来源: 作者: 阅读:2592

为什么要对树木进行修剪和整形?
在公园绿地中,对树木进行正确的修剪、整形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养护管理技术。修剪、整形工作可以调节树势,创造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景。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由于地上,地下的电缆和管道关系,通常均须应用修剪、整形措施来解决其与树木之间的矛盾。在有台风侵扰的地区,修剪、整形措施可以减少风害,防止倒伏。对有生产作用的树种,如果树、桑、茶、用材树种等,修剪、整形措施更具有
保持丰产、优质的意义。

修剪和整形的原则是什么?
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分进行剪截或删除的措施。“整形”是指对植株施行一定的修剪措施而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而言。
整形是通过一定的修剪手段来完成的,而修剪又是在一定的整形基础上,根据某种目的要求而实施的。因此,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是一定栽培管理目的要求下的技术措施。
在对树木进行修剪、整形时,应根据下述各原则进行工作。
(1)根据园林绿化要求
不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会造成不同的后果,不同的绿化目的各有其特殊的整剪要求,因此,首先应明确该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目的要求。例如,同是一种圆柏,它在草坪上独植作观赏用与为了生产便宜的优良木材,就有完全不同的修剪整形要求,因而具体的整剪方法也就不同,至于作绿篱用的则更是大不相同了。
(2)根据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
在确定目的要求后,于具体整形修剪时还必须根据该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来实施,否则会事与愿违达不到既定的目的与要求。一般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①树种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习性。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有很大差异,必须采用不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例如,很多呈尖塔形、圆锥形树冠的乔木,如钻天杨、毛白杨、圆柏、银杏等顶芽的生长势力特别强,形成明显的主干与主侧枝的从属关系。
对这一类习性的树种就应采用保留中央干的整形方式,而成圆柱形、圆锥形等。对于一些顶端生长势不太强,但发枝力却很强,易于形成丛状树冠的,例如桂花栀子花、榆叶、毛樱桃等,可修剪整形成圆球形、半球形等形状。
对喜充分阳光的树种,如梅、桃、樱、等,如果为了多结实的目的,就可采用自然开心形的修剪整形方式。而像龙爪槐、垂枝梅等,则应采用盘扎主枝为水平圆盘状的方式,以便使树冠呈开张的伞形。
各种树木所具有的萌芽发枝力的大小和愈伤能力的强弱,与整剪的耐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具有很强萌芽发枝能力的树种,大都能耐多次的修剪,例如,悬铃木、大叶黄杨、圆柏、女贞等等。萌芽发枝力弱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如梧桐、桂花、玉、枸骨等,则应少进行修剪或只进行轻度修剪。
在园林中经常要运用剪、整技术,调节各部位枝条的生长状况以保持均整的树冠,这就必须根据植株上主枝和侧枝的生长关系来进行。
按照树木枝条间的生长规律而言,在同一植株上,主枝愈粗壮则新梢就愈多,新梢多则叶面积大,制造有机养分及吸收无机养分的能力亦愈强,因而使该主枝生长粗壮。反之,同树上的弱主枝则因新梢少、营养条件差而生长愈渐衰弱。
欲借修剪措施来使各主枝间的生长势近于平衡时,则应对强主枝加以抑制,使养分转至弱主枝方面来。故整剪的原则是对强主枝强剪(即留得短些),对弱主枝弱剪(即留得长些),这样就可获得调节生长,使之逐渐平衡的效果。
对欲调节侧枝的生长势而言,应掌握的原则是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强剪。这是由于侧枝是开花结实的基础,侧枝如生长过强或过弱时,均不易转变为花枝,所以对强者弱剪可产生适当的抑制生长作用,集中养分使之有利于花芽的分化。
花果的生长发育亦对强侧枝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对弱侧枝行强剪,则可使养分高度集中,并借顶端优势的刺激而发生出强壮的枝条,从而获得调节侧枝生长的效果。
树种的花芽着生和开花习性有很大差异,有的是先开花后生叶,有的是先发叶后开花,有的是单纯的花芽,有的是混合芽,有的花芽着生于枝的中部或下部,有的着生于枝梢,这些千变万化的差异均是在进行修剪时应予考虑的因素,否则很可能造成较大损失。
②植株的年龄时期(生命周期)。植株处于幼年期时,由于具有旺盛的生长势,所以不宜行强度修剪,否则往往会使枝条不能及时在秋季成熟,因而降低抗寒力,亦会造成延迟开花年龄的后果。所以对幼龄小树除特殊需要外,只宜弱剪,不宜强剪。
成年期树木正处于旺盛的开花结实阶段,此期树木具有完整优美的树冠,这个时期的修剪整形目的在于保持植株的健壮完美,使开花结实活动能长期保持繁茂和丰产、稳产,所以关键在于配合其他管理措施,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以达到调节均衡的目的。
衰老期树木,因其生长势力衰弱,每年的生长量小于死亡量,处于向心生长更新阶段,所以修剪时应以强剪为主,以刺激其恢复生长势,并应善于利用徒长枝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3)根据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特点
由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具有相同的园林绿化目的要求,但由于条件的不同,在进行具体修剪整形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是一株独植的乔木,在土地肥沃处以整剪成自然式为佳,而在土壤瘠薄时则应适当降低分枝点,使主枝在较低处即开始构成树冠,而在多风处,主干也宜降低高度,并应使树冠适当稀疏才妥。


怎样掌握树木的修剪时期?

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因树种不同,修剪目的不同和修剪性质的不同,各有相适宜的修剪季节。因此,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宜季节修剪,才能达到目的。
一般说来,落叶树木自晚秋至早春,即在树木休眠期的任何时间均可进行修剪。但从伤口愈合快慢速度考虑,则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生育机能即将开始时进行修剪,伤口愈合较快。
常绿树木,尤其是常绿花果树,如桂花、山茶柑橘之类,无真正的休眠期,根与枝叶终年活动,代谢不止。故叶内养分不完全用于贮藏,当剪去枝叶时,其中所含养分也遭损失,且对日后树木生长与营养也大有影响。因此,修剪不仅宜控制强度,使树木多保留叶片外,还要选择好修剪时期,力求修剪使树木少受影响。
通常在严寒季节已过的晚春,树木即将发芽萌动之前是常绿树修剪的适期。有的落叶阔叶树,如枫杨、薄壳山核桃、杨树等等,冬春修剪伤流不止,极易引起病害发生。
为此,这类树木的整形修剪宜于生长旺盛季节进行,伤流则能很快停止。绿篱、球形树的整形修剪,因要获得一部分繁殖材料,通常也应在晚春和生长季节的前期或后期进行。
一般花木如月季、山茶等,除更新修剪外,通常结合嫩枝扦插而在生长初期或花后进行修剪。为培养合轴分枝类树木的高干树形,要经常控制竞争枝生长而对它重短截,则应在6—7月份新梢生长旺盛时期进行。
为了促进某些花果树新梢生长充实,形成混合芽或花芽,则应在树木生长后期进行修剪,具体修剪时期选择得宜,既能避免二次枝的发生,剪口又能及时愈合。
常绿针叶树类的修剪,早春进行可获得扦插材料。6—7月的生长期内进行短截修剪,则可培养紧密丰满的圆柱形、圆锥形或尖塔形树冠,同时所获嫩枝,也可进行扦插。至于树冠内的细密枝、干枯枝、病虫枝等的修剪,则在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进行。
各种树种的抗寒性,生长特性及物候期,对决定它们的修剪时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讲,可分为休眠期修剪(又称冬季修剪)和生长期修剪(又称春季修剪或夏季修剪)两个时期。
前者视各地气候而异,大抵自土地结冻树木休眠后至次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施行。抗寒力差的种类较好在早春修剪,以免伤口受风寒伤害。对伤流特别旺盛的种类,如桦木、葡萄复叶槭、核桃、悬铃木、四照花等不可修剪过晚,否则会自伤口流出大量树液而使植株受到严重伤害。
后者,即生长季的修剪期是自萌芽后至新梢或副梢延长生长停止前这一段时期内实施,其具体日期则视当地气候及树种而异,但勿过迟,否则易促使发生新副梢,但消耗养分,且不利于当年新梢的充分成熟。
修剪的方法对树木生长有什么影响?
(1)休眠期的修剪
①截干。对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进行截断的措施称为截干。这种方法有促使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在培育次生萌芽林以及对树木施行去顶的“头状作业”时均采用本法。
在截除粗大的侧生枝干时,应先用锯在粗枝基部的下方,由下向上锯人1/3-2/5,然后再自上方在基部略前方处从上向下锯下,如此可以避免劈裂。较后再用利刃将伤口自枝条基部切削平滑,并涂上护伤剂以免病虫侵害和水分的蒸腾。
伤口削平滑的措施会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护伤剂可以甩接蜡、白涂剂、桐油或油漆。
②剪枝。这是修剪中较常应用的措施。依修剪的方式可分为“疏剪”(又称疏删)及“剪截”两类。
前者是将整个枝条自基部完全剪除,不保留基部的芽,林业上的“打枝”和园艺上的“疏枝”均是应用此法。后者则是仅将枝条剪去一部分而保留基部几个芽。
剪截又依程度的不同而分为“短剪” (又称“重剪”或“强剪”),即剪除整个枝条长度的1/2以上,及“长剪”(又称“轻剪”或“弱剪”),即剪除的部分不足全长的1/2。
进行疏剪时,可使邻近的其他枝条增强生长势,并有改善通风透光状况的效果。进行强剪时,可使所保留下的芽得到较强的生长势,进行弱剪时,则其生长势的加强作用较强剪为小。
当然这种刺激生长的影响是仅就一根枝条而言的。实际上,各芽所表现出的生长势强与弱的程度还受着邻近各枝以及上一级枝条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剪枝是修剪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应用极广,除少数情况外,大抵均在休眠期进行。
剪枝措施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有两方面:
对局部的影响:经剪枝后,生长点减少,来春发芽时可使留存的芽多得到养分、水分的供应,因而新梢的生长势可得到加强。又由于剪枝的方法和强弱程度的不同,可以有效地调节各枝间的生长势。其实行剪截的植株,由于生长点降低,故前级枝与新梢间叶距
离缩短,因而有避免树冠内部空虚的作用。
对全株的影响:对同一种树木进行修剪与不行修剪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修剪量的大小对全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但反应的程度则视树种而异。
那些长期进行较多量修剪的树木(例如果园中的果树)均会产生树体容积减少的后果,又由于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平衡关系,所以枝梢及根系的总生长量要比不修剪者为少,而对幼树来讲更易产生矮化的倾向。
由生产果实角度来说,成年树年年修剪后虽树高不如未经修剪的树,但能达到年年开花繁茂、果实丰产及延长结果年限和保持树冠完整等目的。对施行自然式整形的庭荫树而言,适当疏去冗枝等轻度修剪可促进树木的生长。对衰老树的修剪,尤其是进行重度修
剪,能收到更新复壮的效果。
(2)生长期的修剪
①折裂。为防止枝条生长过旺,或为了曲折枝条使其形成各种苍劲的艺术造型时,常在早春芽略萌动时,对枝条施行折裂处理。较粗放的方法是用手将枝折裂,但对珍贵的树木行艺术造型处理
时,应先用刀斜向切人,深及枝条直径的2/3-1/2,然后小心地将枝弯折,并利用木质部折裂处的斜面互相顶住。精细管理者并于切口处涂泥,以免伤口蒸腾水分过多。
②除芽(抹芽)。把多余的芽除掉称为除芽。此措施可改善其他留存芽的养分供应状况而加强生长势。其中亦有将主芽除去而使副芽或隐茅萌发的,这样可抑制过强的生长势或延迟发芽期。例如,河南鄢陵花农为了延长蜡梅的嫁接时期,而常将母本枝条上的主芽除去,使其再生新芽后,才采作接穗用。
③摘心。将新梢顶端摘除的措施称为摘心。摘除部分约长2—5厘米。摘心可抑制新梢生长,使养分转移至芽、果或枝部,有利于花芽的分化、果实的肥大或枝条的充实。但摘心后,新梢上部的芽易萌发成二次梢,可待其生出数叶后再行摘心。
④捻梢。将新梢屈曲而扭转但不使其断离母枝的措施称捻梢。此法多在新梢生长过长时应用。用捻梢法所产生的刺激作用较小,不易促发副梢,缺点为扭转处不易愈合,以后尚须再行一次剪平工续。此外,亦有用“折梢”法,即折伤新梢而不断下的方法代替捻
梢的。
⑤屈枝(弯枝、缚枝、盘扎)。是将枝条或新梢施行屈曲,缚扎或扶立等诱引措施。由于芽、梢的生长有顶端优势,故运用屈枝法可以控制该枝梢或其上的芽的萌发作用。当直立诱引时可增强生长势,当水平诱引时则有中等的抑制作用,当向下方屈曲诱引时,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一些绿地中,于重点园景配植时常用此法,将树木盘扎成各种艺术性姿态。
⑥摘叶(打叶)。适当摘除过多的叶片,称摘叶。它有改善通风透光的效果。在果实生产上尚有使果实充分见光而着色良好的效果。在密植的群体中施行本措施,有增强组织、防止病虫滋生等作用。
⑦摘蕾。凡是为了获得肥硕的花朵,如牡丹、月季等.常可用摘除侧蕾的措施而使主蕾充分生长。对一些观花树木,在花谢后常进行摘除枯花工作,不但能提高观赏价值,又可避免结实消耗养分。 ’
⑧摘果。为使枝条生长充实,避免养分过多消耗,常将幼果摘除。例如对月季、紫薇等,为使其连续开花,必须时时剪除果实。至于以采收果实为目的,亦常为使果实肥大、提高品质或避免出现“大、小年”现象而摘除适量果实。
(3)在休眠期或生长期均可施行的修剪措施
①去蘖。是除去植株基部附近的根蘖或砧木上萌蘖的措施。它可使养分集中供应植株,改善生长发育状况。
②切刻。是在芽或枝的附近施行刻伤的措施。深度以达木质部为度。当在芽或枝的上方进行切刻时,由于养分、水分受伤口的阻隔而集中于该芽或枝条,可使生长势加强。
当在芽或枝的下方行切刻时,则生长势减弱,但由于有机营养物质的积累,能使枝、芽充实,有利于加粗生长和花芽的形成。切刻愈深愈宽时,其作用就愈强。
③纵伤。是在枝干上用刀纵切,深及木质部的措施。作用是减少树皮的束缚力,有利于枝条的加粗生长。细枝可行一条纵伤,粗枝可纵伤数条。
④横伤。是对树干或粗大主枝用刀横砍数处,深及木质部。作用是阻滞有机养分下运,可使枝干充实,有利于花芽的分化,能达到促进开花结实和丰产的目的。此法在枣树上常常应用。
⑤环剥(环状剥皮)。是在干枝或新梢上,用刀或环剥器切剥掉一圈皮层组织的措施。其功能同于横伤,但作用要强大得多。环剥的宽度一般为2—10毫米,视枝干的粗细和树种的愈伤能力、生长速度而定。但均忌过宽,否则长期不能愈合会对树木生长不利。应注意的是对伤流过旺或易流胶的树种,不宜应用此措施。
⑥断根。是将植株的根系在一定范围内全行切断或部分切断的措施。本法有抑制树冠生长过旺的特效。断根后可刺激根部发生新须根,所以有利于移植成活。因此,在珍贵苗木出圃前或进行大树移植前,均常应用断根措施。
此外,亦可利用对根系的上

农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农苗网www.nongmiao.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