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下载,即扫即用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工程资料>
崇明水仙花的退化及其对策

崇明水仙花的退化及其对策

转载 来源: 作者: 阅读:2918

  摘要:石蒜水仙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其中的10多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种名为: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水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鳞茎入药。春秋采集,洗去泥沙,开水烫后,切片晒干或鲜用。[1]

  中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即有栽培,深得人们喜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以上海崇明县和福建漳州水仙较为有名,但目前市场上崇明水仙基本销声匿迹,本文将就崇明水仙的退化和相关对策进行探讨,以求重整崇明水仙的品质。

  关键字:水仙、崇明水仙、退化、对策

  abstract:amaryllidaceae narcissus are a total of more than 800 kinds of plants around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10 kinds of high visual value. the narcissus in chongming shanghai and fujian zhangzhou are the most well-known narcissus, but the market did not have the chongming narcissus now.in this articles. this article on narcissus chongming degradation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to explore in order to restructure the quality of chongming narcissus.

  keywords: narcissus, chongming narcissus, degenerate, countermeasure

  1.崇明水仙现状

  在国内水仙花有记载史册的唯有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但在目前市场上基本只有福建漳州水仙独家撑着,崇明水仙堰旗息鼓。两种水仙的不同之处:漳州水仙个头大,易造型,重瓣花,但花不是很香,叶片较崇明水仙大,而崇明水仙个头小,不易造型,花特别香,浓郁清香,屋内放数枝满屋留香,相同之处均喜湿润,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

  1.1崇明水仙的退化

  崇明水仙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是生长良好,较为吃香,但大批种植的不多,除合兴镇少数农户大田栽植外,崇明家家户户在沟边宅角、三棚四周都有少量种植,还有商贩下乡叫买收购水仙花,但这些散户基本上不把球根挖出来,一年又一年,当然球越长越大,品种也比较纯。

  经过六十年代以后,农业集体化,农业学大寨,特别是“文革”极左以后,崇明水仙的命运就不那么好了,“以粮为纲”,农民房子动拆迁,田边地角宅基地周围,基本上消失了水仙花。八十年代,连产承包责任制后,只有合兴乡合兴园艺场的农户重操旧业,种起了大片水仙花,在开花期,他们每天摘花送往上海,销售到宾馆、大饭店等单位,但五月份挖出的球根一年比一年小,不断退化,收入也越来越少,销路也成问题,至此农户又不断减少种植面积。

  1.2退化的原因

  其一:缺少有机肥料,化肥浇浇、氨水飘飘,土壤严重板结,土地结构差,而在以前,家家户户的阴山背后、三棚四周,土壤很肥沃,土质疏松。

  其二:缺少空气湿度,缺少小气候环境,大片栽植,海风吹来无遮无挡,一吹即干,加强了土壤板结,大大不利于水仙花的生长。

  其三:缺少技术,管理不善,沿袭老一套,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求产量,不求质量,导致水仙花球越种越小,越种越退化。

  2.对策

  如此在中国享有盛名的花卉植物,在当今世界经济聚焦我国的时候,崇明水仙花退出舞台,甚至消失,作为崇明藉的笔者感到非常惭愧,所以为挽救“崇明水仙”刻不容缓,必须提到园林部门的议事日程:

  1、园林主管部门及崇明各乡镇重视,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农户种植,并成立专业的技术研究服务机构。

  2、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特别是上海外资企业。

  3、种植的水仙地块必须象种植山药、艿一样,翻松土壤,大量施入有机肥及腐叶土,同时植后表面覆盖有机垃圾,这是非常关键的措施,球根就会越长越大。

  4、田块四周种植乔木挡风、遮荫,中间也有计划扦种部分乔木,使“水仙地”田块明显形成一个适应水仙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使得水仙在土壤肥沃、疏松、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笔者与崇明农委三中心退休的水仙专家、农艺师姚瑞根经多年栽种,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此而已,崇明水仙不但不退化且越长越大,越长越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阵阵扑鼻的崇明水仙花清香到处可闻。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

农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农苗网www.nongmiao.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