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備胶鎳撻悘姘暦濡皷鍋撳顒傂х€殿喚鏁婚垾锕傚箳閺冨偆妲峰┑鐐村灦閹告悂鏁冮妶澶婄柈婵せ鍋撻柟宕囧枎铻栭柛鎰典簽鏁堥梺璇茬箰缁绘劕鐣烽鍔笺劑宕熼鍌ゆ锤闂佽法鍣﹂幏锟�

内蒙古大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主营:苗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供应产品分类
企业新闻
  • 圆铃枣新1号和新2号的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09-07-15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面积5.3 hm2,地势平坦,砂壤土,土层深厚,土壤pH值7.2,有机质含量1.11%,碱解氮53 mg/kg,有效磷13.9 mg/kg,速效磷79 mg/kg。试验园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年平均气温13.1 ℃,1月平均气温-2.9 ℃,7月平均气温26.7 ℃,无霜期193天,年降水量603.2 mm。圆铃枣新1号、新2号于2003年4月定植,砧木为酸枣,株行距2 m×4 m。定植后第3年平均666.7 m2产167.2 kg,第4年达407.6 kg。果实短圆柱形,大果重近2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34%,出干率60%以上。除干制红枣、乌枣外,还适于加工南枣。圆铃枣新1号、新2号落花落果轻,坐果稳定而高产。9月中下旬成熟,遇雨不裂果,可食率达97%,产量比普通圆铃枣高30%以上。  2.栽培技术要点  2.1 精细栽植  栽前按株行距挖长、宽、深各80 cm的定植穴,表土与心土分放,666.7 m2施有机肥3000 kg、磷酸二铵20 kg,与表土混合后回填,灌水沉实,春季芽萌动前(4月中旬)栽植,南北行向。选2年生以上的壮苗,高1 m以上,根颈处直径0.8 cm以上,根系完整,具有6-8条侧根,无病虫害。栽植前首先整修伤根,保留根幅20-25 cm。定植时,在沉实的穴中挖35 cm见方的小穴,将苗木放入穴中随填土、随提苗、随踩实,栽苗的深度以苗木根颈部略高于地面为宜,经灌水下沉后使根颈部与地面持平,水渗下后立即覆膜,膜长、宽各1-1.2 m。  2.2 整形修剪  选用主干疏层形。采用清干和刻芽的方法,当年整形带内抽生4-5个生长较强的枣头。第2年春季修剪,第1个长势强的枣头留4-6个二次枝短截做中心干延长枝,以下选3个生长较均衡的枣头留2-4个二次枝短剪做第1层主枝,剪口下疏除3个二次枝,以促生新枣头。选留的主枝采用撑、拉、吊等方法,调整好方位和角度。夏季,中心干延长枝长1 m、主枝延长枝长60 cm以上时进行摘心,使枣头生长充实。第3年冬剪时,中心干留上部枣头做延长枝,下部枣头做第2层主枝,多余的枣头视空间情况疏除或留做辅养枝和结果枝组。第1层主枝上部的枣头留做延长枝,下部枣头分别留做第1侧枝和结果枝组。中干延长枣头留3-5个二次枝短截,主枝延长枣头留1-2个二次枝短截,剪口下均疏掉2-3个二次枝,以促发新枣头,培养第3层主枝、第1层主枝第2侧枝和第2层主枝第1侧枝。夏季中干延长枣头长80 cm,第1、2层主枝延长枣头长50-60 cm时摘心,使枣头生长充实,同时要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  2.3 促进坐果  盛花初期,对有4-6个二次枝的新枣头进行摘心,以控制枣头的生长,促进坐果。开花期园内行间放置蜂箱,蜂箱间距不超过1000 m。盛花期晴天傍晚,用喷雾器均匀向树上喷清水,提高空气湿度,促使花粉萌芽。间隔3-5天喷1次,共喷2次,喷水结合浇灌,避免干热风造成的“焦花”现象。新植枣树地径大于5 cm时,在盛花期末开甲,在距地面20-30 cm的树干上,用专用环切刀环切两周,宽0.3-0.6 cm,深达木质部把皮剥下。伤口用1%甲基托布津消毒,再用胶带包扎。包扎要求“上紧、中空、下松”。一般25-35天即能愈合。幼树、弱树不环剥。  花期喷10 mg/kg的赤霉素或10 mg/kg的萘乙酸钠液。幼果期喷40-60 mg/kg的萘乙酸钠,连续2次,相隔3-5天。蕾期、花期、幼果期喷稀土元素溶液,初花期喷0.3%-0.5%尿素溶液,花期喷施硼肥(硼砂等)3000倍液,盛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0.2%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4 防治病虫害  危害幼龄枣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枣瘿蚊、绿盲蝽、红蜘蛛和枣锈病等,防治办法如下:  防治枣瘿蚊。发芽前(3月下旬),于距树干周围1 m内,地面撒辛硫磷颗粒,666.7 m2撒5 kg,撒后浅锄,杀灭出土幼虫。发芽时(4月初)喷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1次,半月后再喷1次;5月份每10天1次,连续喷2-3次。  防治绿盲蝽。冬季铲除杂草。发芽前喷3-5 oBe的石硫合剂(或石硫合剂晶体100倍液),15天后再喷1次。萌芽后(4月上旬)喷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1次,半月后再喷1次。5月中上旬起,间隔15天连喷2次2000-3000倍来福灵。  防治红蜘蛛。冬春刮树皮,萌芽前喷3-5 oBe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螨。8月上旬主干绑草把,诱集叶螨,冬季解下草把烧掉。秋末清洁枣园,消灭部分虫源。麦收后喷杀螨利果2500-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15%扫螨净3000倍液,或20%螨死净水悬剂2000-3000倍液,或2%阿维-氯氟乳油1500-2000倍液。  防治枣锈病。越冬休眠期间,彻底扫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在7月中上旬近发病前开始喷药防治,连续喷2次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粉锈宁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次喷药相隔20天左右。 (记者 佚名)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面积5.3 hm2,地势平坦,砂壤土,土层深厚,土壤pH值7.2,有机质含量1.11%,碱解氮53 mg/kg,有效磷13.9 mg/kg,速效磷79 mg/kg。试验园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年平均气温13.1 ℃,1月平均气温-2.9 ℃,7月平均气温26.7 ℃,无霜期193天,年降水量603.2 mm。圆铃枣新1号、新2号于2003年4月定植,砧木为酸枣,株行距2 m×4 m。定植后第3年平均666.7 m2产167.2 kg,第4年达407.6 kg。果实短圆柱形,大果重近2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34%,出干率60%以上。除干制红枣、乌枣外,还适于加工南枣。圆铃枣新1号、新2号落花落果轻,坐果稳定而高产。9月中下旬成熟,遇雨不裂果,可食率达97%,产量比普通圆铃枣高30%以上。  2.栽培技术要点  2.1 精细栽植  栽前按株行距挖长、宽、深各80 cm的定植穴,表土与心土分放,666.7 m2施有机肥3000 kg、磷酸二铵20 kg,与表土混合后回填,灌水沉实,春季芽萌动前(4月中旬)栽植,南北行向。选2年生以上的壮苗,高1 m以上,根颈处直径0.8 cm以上,根系完整,具有6-8条侧根,无病虫害。栽植前首先整修伤根,保留根幅20-25 cm。定植时,在沉实的穴中挖35 cm见方的小穴,将苗木放入穴中随填土、随提苗、随踩实,栽苗的深度以苗木根颈部略高于地面为宜,经灌水下沉后使根颈部与地面持平,水渗下后立即覆膜,膜长、宽各1-1.2 m。  2.2 整形修剪  选用主干疏层形。采用清干和刻芽的方法,当年整形带内抽生4-5个生长较强的枣头。第2年春季修剪,第1个长势强的枣头留4-6个二次枝短截做中心干延长枝,以下选3个生长较均衡的枣头留2-4个二次枝短剪做第1层主枝,剪口下疏除3个二次枝,以促生新枣头。选留的主枝采用撑、拉、吊等方法,调整好方位和角度。夏季,中心干延长枝长1 m、主枝延长枝长60 cm以上时进行摘心,使枣头生长充实。第3年冬剪时,中心干留上部枣头做延长枝,下部枣头做第2层主枝,多余的枣头视空间情况疏除或留做辅养枝和结果枝组。第1层主枝上部的枣头留做延长枝,下部枣头分别留做第1侧枝和结果枝组。中干延长枣头留3-5个二次枝短截,主枝延长枣头留1-2个二次枝短截,剪口下均疏掉2-3个二次枝,以促发新枣头,培养第3层主枝、第1层主枝第2侧枝和第2层主枝第1侧枝。夏季中干延长枣头长80 cm,第1、2层主枝延长枣头长50-60 cm时摘心,使枣头生长充实,同时要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  2.3 促进坐果  盛花初期,对有4-6个二次枝的新枣头进行摘心,以控制枣头的生长,促进坐果。开花期园内行间放置蜂箱,蜂箱间距不超过1000 m。盛花期晴天傍晚,用喷雾器均匀向树上喷清水,提高空气湿度,促使花粉萌芽。间隔3-5天喷1次,共喷2次,喷水结合浇灌,避免干热风造成的“焦花”现象。新植枣树地径大于5 cm时,在盛花期末开甲,在距地面20-30 cm的树干上,用专用环切刀环切两周,宽0.3-0.6 cm,深达木质部把皮剥下。伤口用1%甲基托布津消毒,再用胶带包扎。包扎要求“上紧、中空、下松”。一般25-35天即能愈合。幼树、弱树不环剥。  花期喷10 mg/kg的赤霉素或10 mg/kg的萘乙酸钠液。幼果期喷40-60 mg/kg的萘乙酸钠,连续2次,相隔3-5天。蕾期、花期、幼果期喷稀土元素溶液,初花期喷0.3%-0.5%尿素溶液,花期喷施硼肥(硼砂等)3000倍液,盛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0.2%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4 防治病虫害  危害幼龄枣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枣瘿蚊、绿盲蝽、红蜘蛛和枣锈病等,防治办法如下:  防治枣瘿蚊。发芽前(3月下旬),于距树干周围1 m内,地面撒辛硫磷颗粒,666.7 m2撒5 kg,撒后浅锄,杀灭出土幼虫。发芽时(4月初)喷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1次,半月后再喷1次;5月份每10天1次,连续喷2-3次。  防治绿盲蝽。冬季铲除杂草。发芽前喷3-5 oBe的石硫合剂(或石硫合剂晶体100倍液),15天后再喷1次。萌芽后(4月上旬)喷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1次,半月后再喷1次。5月中上旬起,间隔15天连喷2次2000-3000倍来福灵。  防治红蜘蛛。冬春刮树皮,萌芽前喷3-5 oBe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螨。8月上旬主干绑草把,诱集叶螨,冬季解下草把烧掉。秋末清洁枣园,消灭部分虫源。麦收后喷杀螨利果2500-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15%扫螨净3000倍液,或20%螨死净水悬剂2000-3000倍液,或2%阿维-氯氟乳油1500-2000倍液。  防治枣锈病。越冬休眠期间,彻底扫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在7月中上旬近发病前开始喷药防治,连续喷2次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粉锈宁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次喷药相隔20天左右。 [详情]

  • 早黄瓜近期管理要点发布时间:2010-04-17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指光照、温度和水分管理。光照是苗床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充足的光照。温度需要通过晚上覆盖草帘保温、白天放风降温的方法调节。温度控制应依据以下原则:1、播种至出苗保持28℃—30℃。2、子叶出土至较好真叶出现,白天25℃左右,夜间13℃—15℃,凌晨较低气温不低于10℃。3、较好真叶展开至定植前1周,白天25℃—30℃,夜间13℃—15℃,凌晨较低气温不低于10℃。4、定植前7—8天炼苗,逐渐加大放风量。直至定植前几天,在不发生冻害的前提下昼夜均在露天条件下生长,以利适应露地条件。  水分管理的原则是保持育苗钵内土壤见干见湿,防止过于干旱。如果出现徒长现象,可通过加大通风,控制温度来解决。  定植:垄作,定植前覆盖地膜。行株距65厘米×33厘米。5月中旬晚霜过后,在气温回升的天气情况下定植。定植时注意一次灌足水,有利于发根。伸蔓前注意及时搭架、绑蔓。  病害防治:早熟露地黄瓜主要病害有角斑病、霜霉病和黑星病。  1、角斑病:叶部病斑多角形,较小,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有白色菌浓出现,干燥时病斑呈半透明薄纸状。该病可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等药剂防治。  2、霜霉病:病斑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卷缩。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对该病防效较好的农药有杀毒矾、克露等。  3、黑星病:叶部病斑圆形至椭圆形,淡黄褐色,不受叶脉限制,后期呈星状开裂穿孔。瓜条被害初期产生近圆形暗绿色病斑,干硬后易脱落,病斑直径3毫米左右。该病用福星防治效果较好。 (记者 佚名) [详情]

  • 草坪蛴螬种群调查及综合治理研究发布时间:2013-04-20

    随着城市绿化工程的深入进行,草坪因其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已成为城市绿化中不可缺少的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然而,草坪害虫常使草坪残缺,影响其观赏价值、缩短其生长寿命。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蛴螬造成的。蛴螬属于鞘翅目金龟总科(Scarabae0idea)幼虫,因其生活在地下,危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食物谱广、食量大、适应性强,是国内外公认的难以防治的土栖类害虫。为此,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基本摸清了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的种类和优势种群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设在河南科技学院院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白三叶草坪和高羊茅草坪各3块。供试草坪栽培、管理、肥水条件一般,定植4年。 1.2 调查方法 2006年3~9月,采用五点随机挖土取样法进行调查采集,每点30 cm×30 cm,深20 cm。15d调查1次。每次将调查采集到的蛴螬带回实验室,用开水浸烫后保存于75 酒精中,鉴定种类,记载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共鉴定蛴螬1 081头,隶属2科6属8种,。其中,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幼虫共957头,占总虫量的88.6 9/6,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是优势种群。 2.2 危害特点 蛴螬在土中咬食草根,危害较轻时部分植株变黄,疑似病害;严重时植株枯死,草坪出现不规则的枯黄斑秃,很容易将枯死的植株拔起,拔起后即可见栖息根部附近危害的蛴螬;较严重时,可见大片的草坪死亡。调查中我们发现,白三叶草坪蛴螬的发生量多于高羊茅草坪。从危害时期看,华北大黑鳃金龟1~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是危害期较长、危害较重的种类。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次之,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草坪蛴螬除越冬期以外,在草坪的生长期间均能危害。 3 综合治理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成虫防治与幼虫防治相结合、协调运用各种措施,将蛴螬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3.1 农业防治 由于草坪面积大而分散,防治草坪蛴螬类地下害虫较困难,因此,主要应用生态学方法,以发挥草坪自身的调控能力。可采用适地适草,播前深挖晒地,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月份施10 9/6~18 9/6的氨水作追肥,7~8月份适时浇水抗旱等措施,既降低了卵孵化的成活率又能促苗防虫,有很好的防虫效果。 3.2 生物防治 3.2.1 昆虫病原线虫 以感染期线虫(infectiveju—veniles,IJs)侵染寄主,具有对寄主专一、寄主范围广,可以快速杀死昆虫,对人、畜、植物及有益生物安全等特性。应用较多的线虫主要是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这2个科的一些线虫种或品系对蛴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来说,用线虫防治蛴螬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即作用效果较佳的是砂土或砂壤土,土壤温度为12~28℃,使用时间为18:o0以后,紫外线能使线虫失去活性并死亡,土壤湿度也会影响线虫的活动性和存活率,湿度较低,线虫的活动性和存活率都会降低,田间应用剂量一般为10。~10 条/hm 。 3.2.2 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Lopez和Zenger等分别研究了草坪蚁Lasiusneoniger和窃蚁Solenop—sismolesta对草坪害虫的捕食作用,这2种蚂蚁可以捕食金龟子的卵和幼虫,它们对减少草坪上蛴螬的种群数量作用明显。寄生性天敌如钩土蜂科Tiphiidae土蜂也是蛴螬的重要天敌。另外,运用较多的还有Bt粉剂(每克100亿芽孢)、卵孢白僵菌粉剂(每克40亿芽孢)、绿僵菌、乳状菌等。 3.3 防治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其盛发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是消灭成虫的较好办法;6月中下旬傍晚时为成虫交配期,利用成虫交尾时不活动和成虫假死性,此时捕捉成虫也是捕捉的好时机。利用成虫的趋化性,在成虫盛发期,取30~100 cm长的杨、榆等树枝,插入40 9,6氧化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30~40倍液中,浸泡后捞出阴干,于傍晚放入草坪,毒杀成虫。 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等优点,但防治成本较高,用药量较大,易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做好预测预报,适时防治。目前,化学防治方法主要以种子处理、撒毒土、浇灌等为主。 3.4.1 种子处理用50 9/6辛硫磷乳油或40 9/5甲基异柳磷乳油等拌种。 3.4.2 灌根每公顷用50 9/6辛硫磷乳油7.5kg加水l1 250kg,喷雾器去掉喷头顺草棵均匀滴灌,或用25%敌杀死乳油1 200倍,45 9/6辛吡乳油或25%辛吡乳油3000~4000mL/hm 稀释液,90 9/5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48% 毒死蜱乳油4 500~7 500mL浇灌在植株根部,每公顷用15000kg药液。‘ 3.4.3 撒毒土 用48 9/6乐斯本乳油4 500~10 500 mL/hm ,或40 辛硫磷乳油4 500~7 500 mL/hm ,或45 9/6辛吡乳油、25 9/6辛吡乳油3000~4000mL/hm ,或5 9/6特丁磷颗粒剂22.5~30 g/hm ,10 毒死蜱颗粒剂3 kg/hm (有效成分)。用以上药剂拌细土300~450kg,将拌好的毒土撒施在草棵周围,随后灌溉;或用3 9/6甲基异柳磷 颗粒剂5~7 kg混细砂15~25 kg撒施后用水淋透。 3. 4. 4 在草坪修剪后2-3内,按照每300平方1000克的量均匀撒施,然后浇水,较好是喷灌。 [详情]

1/1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0571-87153887 邮箱:kf@nongmiao.com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农苗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82400号